央广网成都2月20日消息(记者 王颖)2月24日,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将正式重启,标志着双流机场重回“双航站楼时代”。此次T1航站楼的启用,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,更体现了民航事业在科技、文化、服务等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,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注入新动力。

在我国民航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,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不断蜕变成长。历经多次改扩建,规模与功能持续升级。2001年10月26日,T1航站楼启用,成为当地旅客出行的重要枢纽。随着航空出行需求日益增长,2012年8月9日,T2航站楼也投入使用,大幅提升了机场的旅客吞吐能力,有力推动成都民航事业迈向新高度。

对于成都这座城市而言,双流机场T1航站楼承载着深厚的城市记忆与市民情感。它是许多成都人首次乘飞机出行的站点,承载着外出求学、工作、旅游的重要记忆,串联起城市与外界的联系。不少市民从这里开启人生新旅程,已然成为城市公共记忆的一部分,与成都人的出行生活紧密相连。如今T1航站楼再次启用,既延续市民情感纽带,也将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,而这份便利的背后,是全方位的升级与优化。

在智慧出行方面 ,T1航站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全面提升数字化、智慧化服务水平。走进一楼大厅,8套全新的行李自助托运设备和12套智能安检设备映入眼帘。这些设备操作便捷,增设的操作演示屏和行李条绑定动图,帮助旅客快速完成托运流程,熟练旅客仅需1分半钟即可完成。安检区引入智能安检闸机,旅客刷身份证并进行人脸识别,通行时间从传统的55秒缩短至10秒左右,系统集成活体识别、尾随识别等多种功能,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障安全。此外,T1航站楼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大面积采用A2级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仪的民用机场,搭载“非接触式”探测技术,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可疑物品,降低安检员工作强度,使旅客过检更加顺畅。如此高效的智慧化升级,也为航站楼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韵味。

在文化打造上 ,T1航站楼在改造中融入丰富的巴蜀文化元素。在B、C指廊端头分别设置“竹茗雅韵”“巴山蜀水”“古蜀文明”3处主题人文艺术装置,将四川非遗文化、自然风光、历史文化融入其中。C指廊的“古蜀文明”艺术装置融合三星堆、金沙遗址元素,B指廊、BC到达连廊设置数字艺术装置,一楼到达指廊的BC艺术长廊互动屏,让旅客与川蜀特色艺术作品互动,候机时光成为文化之旅。丰富的文化体验之外,T1航站楼也没有忽视旅客的实际需求。

在服务提升层面 ,商业与休憩设施的升级,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。航站楼引入50余家商业店铺,其中15家为首店,涵盖零售、餐饮、休闲等业态。设有2400余个座椅,836个带充电口,覆盖率达50%以上,还有43组上网桌和160余个高脚凳,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。为防止旅客走错航站楼,双流机场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,设置免费摆渡车、醒目标识、快速安检通道,对符合条件的旅客提供免手续费改签或退票服务,并建立多部门协同应急机制。

历经改造升级,双流机场T1航站楼以全新面貌回归,它不仅是成都民航发展的见证者,更是这座城市与世界相连的纽带。